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  1、水循环: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、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。 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:蒸发,水汽输送,降水,径流。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于: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、更新,使水资源得以再生,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。 2、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: ①以 雨水 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...    
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5篇
     写好  工作     总结   是非常重要的,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,不仅总结能帮助我们理顺知识结构,突出重点,突出难点,在总结的过程中还帮助我们稳固知识点和技术难点,为后续内容做好准备工作。下面是我精心给大家整理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,希望大家喜欢!
    
   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 
  1、水循环: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、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。
  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:蒸发,水汽输送,降水,径流。
 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于: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、更新,使水资源得以再生,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。
  2、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:
  ①以  雨水  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: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,其流量冬季最大;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,流量夏季最大;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;
 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: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,其流量夏季最大.
 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,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。
  3、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: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(夏汛型,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)
  ②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(夏汛型,冬季断流)
  4、海水等温线的判读:①判断南北半球(越北越冷是北半球)
 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: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,反之是寒流。
  5、影响海水温度因素——太阳辐射(收入)、蒸发(支出)、洋流
  6.洋流的形成:定向风(地球上的风带)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,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。
  7.洋流的分布(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):
 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、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。
 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
  ③南半球40—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
 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,冬季逆时针,夏季顺时针。
  8.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:①影响气候(暖流—增温增湿,寒流—减温减湿)
  ②影响海洋生物—-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
  9.世界主要渔场:北海道、北海、纽芬兰渔场---寒暖流交汇;秘鲁渔场??上升流
  10.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:①这里阳光集中,生物光合作用强;
 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,浮游生物繁盛,鱼饵丰富。
  11.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: 海啸和风暴潮。
  12.海洋环境问题指源于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:海洋污染、海平面上升、赤潮
  高考地理复习之:农业区位分析
  农业区位分析
  1、灌溉农业区位分析
  典型地区:宁夏平原、河套平原、河西走廊、南疆等
 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:热量充足,温差大;地形平坦;土壤肥沃;灌溉水源充足
  不足:水资源短缺;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;土壤的盐碱化等
  2、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:东北地区
  分析区位因素:(1)自然因素:温带季风气候,夏季高温多雨,雨热同期;地形平坦开阔;耕地面积广大;土壤肥沃;水源充足。(2)社会经济因素:地广人稀,农产品商品率高;生产规模大,机械化水平高;交通便利;市场广阔;工业比较发达;国家政策扶持。
  不足:热量不足;土地沙化、水土流失加剧;土壤肥力下降;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。
 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:
  相同点;农业地域类型相同;地广人稀,农产品商品率高;生产规模大,机械化水平高;交通便利;市场广阔;工业比较发达;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。
  不同点:经营方式不同,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,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;科技水平存在差异;专业化水平不同;粮食单产不同,美国粮食单产高
   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2 
 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
 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,判读时需掌握以下  方法  ,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:
  1.中心为太阳直射点,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;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,地方时是12点;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,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。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。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,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。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。
  2.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,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,纬度就相差多少度,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;如果太阳直射赤道,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,经度就相差多少度;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,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,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,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。
  3.如果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,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: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°等太阳高度线,即为晨昏线,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的半圆为昏线,以西的半圆为晨线;二是图中的圆圈不是0°等太阳高度线,因此,也就不是晨昏线。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,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°,即晨昏线。
  4.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,当太阳直射赤道时,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,最南点为南极;太阳直射北半球时,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,图上没有南极点;太阳直射南半球时,相反。
  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
  1、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
 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。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,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,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。
 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,正午日影始终朝北。北半球  夏至  日,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,正午日影最短。北半球  冬至  日,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,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,日影最长。
 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,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。北半球冬至日,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,正午日影最短。北半球夏至日,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,日影最长。
 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,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(回归线上只有一次),日影最短(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)。
  2、日出、日落时日影朝向
 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,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,正西面落下。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,日落时日影朝东。
  北半球夏半年,太阳直射北半球,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,全球各地(极昼区域除外)太阳从东北方升起,西北方落下。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,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。从  春分  日至夏至日,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,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;从夏至日至  秋分  日,太阳直射点南移,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。
  北半球冬半年,太阳直射在南半球,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,南半球反之。全球各地(极昼区域除外)太阳从东南方升起,西南方落下,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,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。从秋分日至冬至日,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、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;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,太阳直射点北移,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。
  由此可见,太阳的升落方向(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)不仅随空间,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。从赤道开始,随着纬度的升高,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。
   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3 
  重要纬线:
  00纬线(赤道):几内亚湾(0°)、刚果盆地、东非高原(维多利亚湖30°E)、马来群岛(120°E)、亚马逊河口(60°W)
  地理意义:最长纬线;南北半球自然分界;全球昼夜等长.
  北回归线(23°26'N或23.5°N):撒哈拉西部(0°)、红海、阿拉伯半岛中部(60°E)、印度半岛北部、恒河河口(90°E)、云南广西广东南部(汕头)、台湾海峡(120°E)及中部、夏威夷群岛、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、墨西哥湾中部(90°W)、古巴以北
  地理意义: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北;热带与北温带分界.
  南回归线(23°26'S或23.5°S):南非高原东侧(30°E)澳大利亚西部高原(120°E)澳大利亚大分水岭(150°E)拉普拉塔平原(90°W)
  地理意义: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南;热带与南温带分界.
  300N纬线:苏伊士运河、波斯湾北部(阿拉伯河口)、青藏高原(拉萨以北)、四川盆地(成都)、长江中下游平原、杭州湾南端(宁波)、密西西比河河口
  400N纬线:南欧三大半岛、黑海海峡、塔里木河、敦煌、嘉峪关、河口、大同、北京、秦皇岛、鸭绿江口
  (秦岭—淮河:32°-34°N;南岭:26°N;阴山:41°N)
  北极圈(66°34'N或66.5°N)穿过欧洲、俄罗斯北部。
  地理意义: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南界;北温带与北寒带分界.
  南极圈(66°34'S或66.5°S)南极大陆外围。
  地理意义: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北界;南温带与南寒带分界.
  大洲经纬大致定位:
  非洲最西侧正是东西半球分界线20°W左右,最东侧大约50°E左右,北侧在地中海沿岸,南侧开普敦,两地均是地中海式气候,而地中海式气候在世界各地分布为南北纬30°--40°大陆西岸,总结起来非洲位置应该是:小东经,小纬度!同样道理,欧洲位置(小东经,大北纬)在非洲北面;大洋洲位置(大东经,南半球);南北美洲都在西半球(160°E--20°W),且北美东侧和南美的西侧都是大致60°W,所以是:大东经,小西经;南极洲自然是大南纬,全经度了;我们亚洲是:东半球(20°W-160°E),中(30°-60°)低(30°以内)高纬度(60°N以北).
   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4 
  全球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要以动态的眼光(直射点的移动)分析。
  昼夜长短的变化
  昼夜长短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感觉得出,而在实际的光照图中,主要是通过晨昏线切割纬线圈的比例来判断。
  晨昏线是由太阳光线决定的,且是垂直关系。
  太阳直射点移动,晨昏线发生偏转,相切在不同的纬线圈(与直射点度数互余),全球各地昼夜长短产生变化。自己画二分二至日图(三线图)梳理。
  二分日晨昏线平分所有的纬线圈(跟经线或地轴垂直),直射赤道,全球昼夜平分。
  夏至日,直射点在北回归线,相切在极圈。北半球昼最长,夜最短,且纬度越高,白昼越长。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。
  冬至日,直射点在南回归线,相切在极圈。北半球昼最短,夜最长,且纬度越高,白昼越短。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。
  注意:有时候也会以晨昏线与经线(或地轴)的夹角来体现直射点的纬度。
   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5 
  1、描述大气与地面的热量传递过程(图)
  2、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
  长波辐射: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(大气的直接热源)。
  大气的削弱作用:吸收和反射;晚上的保温作用:大气逆辐射。
  3、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(根本原因)——水平气压差——水平气压梯度力(直接原因)——大气运动
  4、热力环流:热低冷高(高低压是相对水平方向而言的);画图(海陆风)
  注意:实验及步骤
  5、三圈环流:(重点是气压带与风带)
  季节移动:7月北移、1月南移。
  6、东亚季风环流:
  (1)成因: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
  (2)陆地:1月是亚洲高压,天气:寒冷干燥;
  7月是亚洲低压,天气:高温多雨
  7、亚欧大陆两岸气候差异:会考纲要
  8、热带雨林:受赤道低压控制(上升气流),
  气候:全年高温多雨
  温带海洋性气候:盛行西风则终年湿润
  地中海气候: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,气候:夏季炎热干燥,冬季温和湿润
  过境时天气
  过境后
  冷锋
  冷空气强大
  大风、下雨、降温(锋后下雨)
  气温下降、气压升高、天气转晴
  暧锋
  暧空气强大
  连续性降水(锋前下雨)
  气温上升、气压下降、天气转晴
  准静止锋
  冷暖气团相当
  如5、6月份长江:梅雨天气
  10、气旋(低压):气流辐合上升,阴雨天气;
  反气旋(高压):气流下沉辐散,天气晴朗
  11、台风(热带气旋):西北太平洋频率强度;灾害由狂风、暴雨和风暴潮造成。
  寒潮:冬半年,尤其是秋末和春初农作物易遭冻害
  12、全球气候:历史时期(1万年)气温是波动上升,近代时期气温升高(近50年来主要是人为造成的)。影响:海平面上升;低纬农业减产,高纬农业增产;影响水循环过程。
     2022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5篇相关  文章  : 
  ★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
  ★  2022高考地理预测考点及知识大全 
  ★  2022高考地理影响降水的9大因素知识点 
  ★  2022年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 
  ★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小结 
  ★ 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知识点2022 
  ★ 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 
  ★  高中印度地理知识点大全 
  ★  2022年地理科任教师工作总结10篇 
  ★  地理个人工作总结2022【5篇】 
2022-07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