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数码科技平台
tpm是什么意思(tpm的具体内容)
tpm管理包含的具体内容有日常点检、定期检查、计划修理、改善修理、故障修理、维修记录分析。日常点检 即操作者每天班前用听、看、摸等方法,按点检标准对设备进行检查。日常点检的目的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,不发生故障。
TPM的五大要素分别为:事后维修、预防维护、改善维护、维护预防、生产维护 事后维修 最早期的维修方式,即出了故障再修,不坏不修。
TPM是全员生产维修英文缩写,即全体人员参加的生产维修、维护体制。TPM要求从领导到工人,包括所有部门都参加,并以小组活动为基础的生产维修活动。
TPM第五阶段—自主管理体制建立;通过企业长时间推行TPM,就可以实现我们的理想目标,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自主管理体制。
TPM即“全员生产维修”,70年代起源于日本,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,其主要点就在“生产维修”及“全员参与”上。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,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。
TPM管理,即“全员生产维修”,70年代起源于日本,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,其主要点就在“生产维修”及“全员参与”上。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,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。
“TPM”是英文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简写,中文译名叫全员生产维护,又译为全员生产保全。“TPM”的特点:全效率: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。全系统:指生产维修系统的各个方面都要包括在内。
TPM在6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PM(预防保安),日本通过扩展和创新在1981年形成了TPM(全面生产管理) 含义:TPM是英文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缩写,中文译名叫全员生产维护,又译为全员生产保全。其他与此偶合的英文单词缩写的TPM都与此无关。
TPM是全员生产维护,又叫为全员生产保全。TPM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,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过程,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修管理体系。
TPM即“全员生产维修”,70年代起源于日本,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,其主要点就在“生产维修”及“全员参与”上。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,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。
1、TPM概念 从理论上讲,TPM是一种维修程序。
2、“TPM”是英文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简写,中文译名叫全员生产维护,又译为全员生产保全。“TPM”的特点:全效率: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。全系统:指生产维修系统的各个方面都要包括在内。
3、TPM起源6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PM(预防保安),经过日本人的扩展及创新,于81年形成了全公司的TPM(全面生产管理),并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,随之在世界各地实施开来,199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回TPM世界大会,有23个国家700馀人参加。
来源:鱼渣渣网,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本文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