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课程设计为1课时。教学过程:一、创设情境,生成问题 1. 引入春游活动,展示二(1)班小朋友准备的食品图片。2. 观察画面,提问发现:二(1)班小朋友在分苹果时,每份同样多。3. 探讨原因:引导学生思考“为什么每份要分同样多”。二、探索交流,解决问题 1. 学习例1,引入平均分概念 分发20枝...
小学二年级《平均分》教学设计范文
教学目标:
旨在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"平均分"的概念,掌握基本的平均分方法,激发学习兴趣,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,提高观察、比较、分析、概括的能力,同时渗透平等思想。
教学重点:
让学生亲身体验平均分的过程,明确平均分的定义。
教学难点:
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建立平均分的概念。
关键词:
同样多 平均分
教具学具:
演示教具:12个乒乓球、15枝铅笔、10个纸盒,以及教学课件。
学生学具:每小组配备10个小纸盒、15个乒乓球、20支铅笔。
教学时间:
本课程设计为1课时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创设情境,生成问题
1. 引入春游活动,展示二(1)班小朋友准备的食品图片。
2. 观察画面,提问发现:二(1)班小朋友在分苹果时,每份同样多。
3. 探讨原因:引导学生思考“为什么每份要分同样多”。
二、探索交流,解决问题
1. 学习例1,引入平均分概念
分发20枝铅笔,模拟分火腿肠过程,强调每份同样多。
2. 巩固平均分的概念
通过作业“做一做”,操作10个面包,理解平均分成5份的含义。
3. 学习例2,实践平均分
分发15个橘子,探索不同分法,最后每份同样多。
4. 独立完成,加深理解
分发矿泉水,实践平均分。
三、巩固应用,消化提高
完成练习,包括分梨、插花、判断题,强调平均分的概念。
四、回顾整理,反思提升
回顾学习过程,总结收获与注意事项。
五、拓展延伸
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,如家中物品的平均分配。
六、教学反思
通过互动与实践,学生易于接受平均分的概念,课堂氛围活跃,教学效果良好,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。同时,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,提升了学习兴趣,实现了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收获。2024-10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