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市场配置资源 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,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。市场经济的含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。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、供求、竞争等进行,其实质是价值规律的作用。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包括及时、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、...
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
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
一、市场配置资源
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,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。
市场经济的含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。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、供求、竞争等进行,其实质是价值规律的作用。
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包括及时、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、传递信息、合理配置资源,利用利益杠杆、市场竞争,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,推动科技进步和经营管理进步,提高劳动生产率,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。
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在于其不能解决国防、治安、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,存在自发性、盲目性、滞后性等弊端。
单纯市场调节可能导致公民身心健康受损、社会风气败坏、社会不稳定、资源配置效率低下、资源浪费、收入分配不公,导致两极分化。
规范市场秩序需要公平、公正的市场秩序,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维护,形式包括法律法规、行业规定、市场道德规范。
二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
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的经济,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。
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、实现共同富裕、能够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。
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,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,其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,主要手段包括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。
三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
总体小康的特点是低水平、不全面、发展不平衡,实现时间是本世纪头二十年。全面小康的特点是经济、民主、科教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活六个“更加”,经济建设目标包括翻番GDP、实现工业化、提高城镇人口比重、改善社会结构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、增加家庭财产和人民生活。
四、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
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树立以人为本、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发展是第一要义,以人为本是本质和核心,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,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。
五、面对经济全球化
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全球范围内商品、劳务、技术、资金的流动和配置,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、相互联系。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,其作用是推动全球资源流动、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发展。
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包括促进经济发展、增加经济风险。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、积极参与、趋利避害、防范风险、勇敢迎接挑战。
六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
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,其作用包括组织谈判、制定贸易原则、解决贸易争端。我国加入WTO的利弊包括扩大开放、促进经济体制改革、增强国际竞争力,同时也面临经济风险增加的问题。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则是独立自主、自力更生,战略是“引近来”和“走出去”相结合。2024-10-11